【專訪】舞蹈教室創辦人許耀中—國標舞王舞出自我

 
2017/10/19  
 作者:王品昇 
 瀏覽次數:20078 

記者 王品昇/高雄採訪報導

「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還是選擇走上職業舞者這條路,雖然我人生大多時間都在跳舞,有時羨慕別人有美好的童年生活、多采多姿的求學生涯,但當音樂響起,身體隨著節奏起舞擺動,沉浸在美妙旋律中,一首接著一首跳出熱情奔放拉丁舞,音樂結束,掌聲響起,一切都值得。」許耀中舞蹈教室創辦人許耀中說,台灣早期社會風氣保守,光是要找專業舞蹈老師指導就很困難,更別說成為職業選手後要面對現實收入的經濟問題。

 

許耀中在舞蹈中找到自我

『舞蹈比賽常勝軍,興趣變成畢生志業』

許耀中出生舞蹈家族,父母親在他國小時讓他接觸舞蹈,最初希望培養一個興趣,但母親發現許耀中有舞蹈天賦,開始積極尋找專業國標老師,當時台灣處於戒嚴時期,母親每次帶他上課都要躲躲藏藏、避開警察「我印象很深刻,以前拜師學藝,上門時要打暗號,老師確認後才會開門,有段時間看見警察都會怕。」許耀中回憶,每次上課母子兩人提心吊膽,像是做見不得光的事。

他說,念國小時同學寒暑假都在玩,每週母親都會帶他到台北上課,以前沒有高鐵,光是搭客運來回就耗掉半天時間,童年就在苦練國標中渡過「當初跳舞只是興趣,最後興趣成為我的畢生志業。」

許耀中的苦練終於在比賽中開花結果,年僅十四歲在民國七十七年代表台灣參加林口世界盃,與來自世界好手同台競技,雖然沒有得名,但這次大賽讓他決定成為職業選手,後來多次參加舞蹈比賽皆有亮眼成績。

國標舞全名是「國際標準舞」,原本是歐美國家在社交場合的社交禮儀,後來以社交舞為基礎演化成競技運動,許耀中最早接觸拉丁舞,也最擅長跳拉丁舞,當時母親就是他舞伴「國標舞是男女搭檔,平常練習時母親就是我的舞伴,後來參加比賽就和姐姐搭檔,舞者不只追求舞步技術,更講求團隊合作。尤其在比賽時,是五組以上的選手同時在場上表演,場上有許多突發狀況,如果碰到當下就要和舞伴想辦法克服。」

許耀中說,比賽時曾看參賽者動作過大撞到其他參賽者而受傷,比賽立刻中斷,因此注意力不只要放在自身,還要觀察、預測場上的可能發生的狀況;他說,自己曾在比賽過程中,右大腿抽筋痛到比不下去,但他堅持跳完並和舞伴變換步伐減少右大腿負擔,結果右大腿舒緩後,換左大腿抽筋,他依然跳咬牙撐完比賽。
 

教室擺滿歷屆比賽冠軍獎盃

『舞蹈管理學,講求團隊合作』

早期的台灣國標舞風氣不盛行,一般人不知道什麼是國標舞,並把打撞球、跳舞的年輕人跟「沒前途」、「壞孩子」畫上等號。直到民國九十年,社會民俗風情逐漸開放,民眾開始認識國標舞。

許耀中職業選手時期累積技術和豐富舞蹈經驗,又熱愛跳國標舞,因此成立「許耀中舞蹈教室」,找來熱愛舞蹈志同道合的夥伴開班授課。

「我們跟職業運動員一樣,有一定生命週期,而且選手退下來,只能從事教學和表演,收入不穩定。自己又愛跳舞,又不想浪費以前所學,我決定自行創業開間舞蹈教室,找來志同道合熱愛舞蹈的夥伴,共同打拼經營。」許耀中雖然是教室的經營者,但個性謙虛待人親切,他常告訴其他夥伴「教室是大家的,相互尊重幫忙,不要吝嗇分享資源,善用你的舞蹈專業和個人特色,學生自然會上門。」他認為,在高雄舞蹈教室經營不易,團隊合作要有默契、共識,教室才能永續經營。

寬敞的舞蹈教室,許耀中在熱情拉丁旋律中婆娑起舞,每一個舞蹈動作令人目不轉睛,他專注神情加上音樂,教室就是他的表演舞台「如果五燈獎節目還在,我就能坐上寶座,可惜我快過關時,節目就收了。」

許耀中自我要求很高,職業選手退役後,依舊鍛鍊身體保持健美體態「國標舞和其他運動不一樣,屬於高有氧運動,每首歌的舞步節奏忽快忽慢,一次比賽要跳上三首歌,將近十分鐘的組曲,體能、肌耐力訓練和體態線條維持只是基本條件,最難的要掌控身體肌肉,不同舞步會用不同肌肉。」

他說,身為一名舞蹈老師,仍要持續學習,自掏腰包不定期到國外精進舞藝,要把最好的舞蹈技術傳授前來求學的學生,自己額外上課考取舞蹈比賽裁判資格。
 

一生奉獻給舞蹈,許耀中致力推廣舞蹈運動。

『打好基礎、堅持下去不怕沒有未來』

台灣近年來學習舞蹈的人數比起過去有增加趨勢,但國內舞蹈產業市場並不如歐美國家興盛,許耀中分析台灣舞蹈業風氣近年較開放,不過民眾接受度不高,許多熱愛跳舞的年輕人投入舞蹈業,可是面對現實經濟壓力,往往選擇放棄,找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

現在年輕人跳舞只是當興趣「如果你真熱愛舞蹈,要把興趣當飯吃,一開始就要打好舞蹈基礎,這過程會很辛苦,但只要堅持下去,每跳一次舞你就會新的體悟,目標也會更清楚。」許耀中,很多想法跟體悟是「跳」出來,只有繼續跳下去,才會看見不同的風景。
 

王品昇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 著作權 | 隱私權政策 | 關於我們 | 客服Email: jjnews@jjnews.news | 聯絡電話:0912-327-575

jjnews 跳跳新聞網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