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將至,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8)日陪同賴清德總統出席「114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並頒獎表揚19位教育奉獻獎得主。卓院長表示,他經常思考一個人從小到大,會遇到多少老師陪伴自己成長,並帶給自己實現夢想的能力,以及學生該如何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而今日他要回歸最真實與自然的情感,向所有過去教導他的老師們說聲:「老師,我愛您」。
卓院長指出,教育部在教師節前夕主辦如此盛大的表揚活動,不僅是向奉獻教育的教師們表達為人學子們的心意,更希望藉由該活動將社會風氣導向「尊師重道、倫理為重」的道路上。而今(2025)年榮獲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的得獎者超過600位,每一位得獎者在教育場域都對學生用心付出。例如:臺東縣太平國小陳慧欣教練長年投入偏鄉體育教育,並帶領學校柔道隊發展。陳教練認為參加柔道隊帶給學生的不只是獎牌,更讓學生從自我修養與修練開始,增加自我安全防護能力;同時,陳教練亦媒合臺東大學學生與退休教師擔任柔道隊課後班輔導志工,為孩子加強課業,幫助3名學生獲得總統教育獎。
卓院長說,另一位得獎者是來自基隆市安樂高中的黃乃文老師。黃老師在教育過程中,持續鼓勵學生親近大自然,致力落實自主學習(Study)、實作操作(operaTe)、科學探究(Explore)及素養整合(coMbine)等「STEM」教學精神,並帶領學生參訪基隆八斗子漁港、到基隆和平島海岸健行等,連結課本知識與實地場域、情境,讓學生不只在教室內學習,更能與整個世界合為一體,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此外,榮獲本屆教育奉獻獎的國立屏東大學退休教授張英鵬,長年往返屏東與花蓮之間,深耕特殊教育與偏鄉教育,並擔任屏東縣啟智協進會理事,投入寄養兒少的服務工作領域,用專業與愛心守護弱勢與偏鄉孩子,使他們能夠獲得良好教育。
卓院長強調,從過去到現在,政府持續關心如何提升教學環境,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更好的教學品質中自主學習、茁壯成長,並將所學貢獻給社會。同時,政府對於教師的支持亦不落人後,相當重視師資培育的支持方案,包括:將師資公費生的生活津貼提高至每月1萬元,每年約補助1,000名公費生;教育實習獎助金也提高至每月1萬元,每年約補助5,500名實習學生,期盼藉此給予奉獻多年的教師最高尊敬,並提供新進教師更多支持,如此才能培養新一代的優良教師成為國家未來的新希望。
卓院長指出,面對日遽加深的少子女化挑戰,需要更多培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尤其全世界經濟局勢變化迅速,隨著AI科技快速發展,應讓下一代透過各種學習過程與世界銜接同步,而這項工作最重要的連結者就是教師。卓院長強調,有老師在的地方,就能為國家播下希望的種子,儲備更多人才、人力,讓年輕人看到希望。
卓院長也憶及1989年初次參選臺北市議員時,當時社會風氣不若今日自由開放。某日,曾教導他的一位老師約於晚間11時現身競選總部為他加油,當時那位老師說:「沒有想到你會走上選舉這條路,這是老師從來沒有教你的,但是你既然選擇了這條路,你要自己去摸索、去學習、去面對,好好地把大家希望你做的事情做好。」這些話他一直牢記在心,相信不論學生資質或成就如何,老師都會將他們當作至寶,這也是所有老師值得大家尊敬與感佩之處。
致詞結束後,卓院長逐一頒發教育奉獻獎予19位獲獎者,並與賴清德總統、教育部鄭英耀部長及所有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得主及其眷屬合影留念。隨後於感恩餐會上,總統、卓院長及鄭部長亦舉杯向全體教師致敬,感謝教師在教育領域的付出。
新聞來源:行政院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