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與高雄市政府推動亞灣2.0計畫,力促和碩(Pegatron)在高雄設立研發中心。這項招商成功,為南台灣的軟體服務、數據分析與5G應用產業揭示了一個明確的訊號:國際ICT巨頭的技術活水即將湧入,在地服務業必須將自身定位從「承接專案」升級為「技術合作夥伴」。
和碩的研發中心將聚焦於ICT與AI應用,這正是南台灣軟體服務業實現技術變現與垂直整合的最佳契機。在地企業必須主動出擊,將高雄獨有的智慧城市、智慧港灣等應用場景,轉化為與和碩共同研發、技術合作的優勢。
釐清需求:將「在地場域」轉化為「聯合實驗室」
和碩的研發需要真實、複雜的場域數據來驗證其AIoT、5G應用技術。高雄的軟體服務業正好能提供這項獨特的資源。
首先,在地軟體服務商應與港務公司、在地物流業者協作,鎖定「智慧港灣」的協作需求。開發針對貨櫃調度、無人機巡檢、港口資安防護等場景的AI應用。主動將這些「在地產業痛點」打包成合作專案,與和碩的研發團隊進行技術對接。
其次,和碩在亞灣區的研發將大量使用5G專網與邊緣運算技術。南台灣的5G應用服務商應強化專網建置、數據傳輸優化、雲端/邊緣AI模型部署的技術能力,提供「5G專網」與「邊緣運算」的在地支援。成為和碩在亞灣區最可靠的技術落地夥伴。
這項策略的精髓是將高雄的城市挑戰,轉化為和碩的「研發測試基地」。
優化能力:從「軟體外包」升級到「IP共創」
要與國際巨頭建立長期合作,南台灣軟體服務業必須提升自身的技術高度,實現IP(知識產權)的共同創造。
在地軟體服務商應專攻數據清洗、元數據管理、工業數據標準化等領域,專注於「工業數據治理」。協助和碩將其在地的製造數據,優化為符合AI訓練與分析的高品質數據資產。
同時,在與和碩進行深度合作專案時,在地企業應積極爭取「聯合專利」或「共同智慧財產權」,推動「聯合專利」與「技術轉移」。這能讓南台灣企業不僅獲得短期收入,更能在技術上實現跨越式發展,建立長期的競爭優勢。此外,在地軟體服務商可將能力延伸至IC設計、韌體(Firmware)開發等領域,建立「嵌入式」軟體設計服務。為和碩的硬體產品提供底層、高效率的嵌入式軟體設計。
人才協作:打造「和碩級」的在地人才鏈
和碩的進駐將引爆在地高階人才的需求。在地服務業必須與學界聯手,為和碩提供人才支持。
在地軟體服務商可利用自身對和碩技術方向的了解,與在地大學、職訓中心合作,實施「客製化」技術培訓。開設ICT、AIoT、雲端架構等客製化培訓課程。為和碩提供具備即戰力的在地人才。
此外,在地軟體、資安、雲端服務公司應組成「亞灣服務聯盟」。共同為和碩提供一站式、高標準的技術支援與資安防護服務,以集體力量承接國際巨頭的高要求訂單。
和碩研發中心的設立,是南台灣軟體服務業的歷史性機遇。當我們能勇敢地面對這場挑戰,將在地場域、技術協作與人才培養納入核心策略,這將能為自己的事業開創一條更具應變力、更有價值的未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