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活化的商機:南台灣觀光業者如何以「主題故事」與「跨域合作」打造國際級旅遊品牌?

交通部觀光署舉辦論壇,強調以在地特色吸引旅客,推動「地域活化」與「觀光品牌價值」。這項訊息,為南台灣的在地飯店、旅行社、餐飲服務業帶來一個明確的啟示:在後疫情時代,遊客追求的不再是單純的「景點」,而是具備深度、獨特的「在地故事」。

南台灣擁有豐富的山、海、港口、歷史等獨特資源。《JJnews》認為,在地觀光業者必須跳脫傳統的「走馬看花」模式,將競爭核心轉向「主題故事設計」與「產業跨域合作」,才能將區域資源轉化為具備國際能見度的旅遊品牌。


設計「主題故事」,創造旅遊產品的獨特性

主題故事是將在地資源串聯起來的靈魂。南台灣業者應鎖定在地優勢,打造具備強烈文化符號的旅遊主題。

首先,高雄可聚焦於「港口物流轉型」與「海洋文化」,鎖定「海洋與科技」主題。設計行程引導遊客參觀亞洲新灣區的智慧設施、高雄港的貨櫃藝術,並結合遊艇體驗。將高雄從工業港口轉化為具備「科技X海洋」魅力的現代城市品牌。

其次,台南、屏東可聚焦於「古都歷史」和「生態永續」,挖掘「歷史與永續」主題。例如,設計一條追溯台南歷史糖業、鹽業的路線,並結合屏東的漁電共生、在地可可莊園。將旅遊體驗與在地產業的永續發展緊密連結。

這項設計,讓在地旅遊產品從「遊玩」升級為「知識與文化體驗」。

推動「跨域合作」,建立資源的整合供應鏈

單一的飯店或旅行社難以提供完整的深度體驗。在地觀光業者必須與其他產業進行深度協作。

旅行社應與在地精緻農場、漁場簽訂合作協議,與「在地農業/漁業」深度整合。推出「從產地到餐桌」的主題行程,讓遊客親自體驗採摘、料理或搭漁船出海。這能為在地農漁業創造額外收入,同時也為觀光業提供了獨特的食材故事。

同時,在地飯店可與文創設計師合作,將在地文化元素融入客房設計、紀念品開發,與「文創與技職體系」協作。並與技職院校的餐飲科系合作,共同開發具備在地風味的節慶特色餐點。

強化「在地人才」的敘事能力與國際視野

人才的素質是觀光服務品質的最終體現。在地業者必須投資於員工的「地域知識」。

應鼓勵員工參與由在地大學、文史工作室提供的**「在地文化、歷史、生態」培訓**,實施「在地文化」培訓認證。將員工培訓成具備高階「地域敘事力」的解說人才。這能讓導覽服務從單純的資訊傳達,升級為具備情感與知識深度的文化交流。

此外,應與在地科技服務商合作,利用社群媒體、VR/AR技術將主題故事翻譯成多國語言,向國際市場精準行銷,利用「數位科技」推廣品牌。例如,開發AR導覽App,讓日韓旅客能透過手機,身歷其境地體驗台南老街的歷史變遷。


觀光關鍵人才培育的趨勢,是對南台灣服務業的巨大考驗。當我們能勇敢地面對這場挑戰,將主題故事、跨域合作與人才升級納入核心策略,這將能為自己的事業開創一個更具應變力、更有價值的未來。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