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重劃、生態遊憩設施優化、排水治理工程等12機關25獎臺南市公共工程品質獲肯定

台南新聞

臺南市政府工務局新聞稿

發稿日期:114年10月22日

標題:市地重劃、生態遊憩設施優化、排水治理工程等12機關25獎臺南市公共工程品質獲肯定

內文:

臺南市政府第7屆公共工程優質獎22日舉行頒獎典禮,今年由各機關擇優推薦40件工程參選,評審結果共25件工程獲獎,包括特優4件、優等9件及佳作12件,分別由地政局、觀光旅遊局、北區區公所、將軍區公所、白河區公所、交通局、水利局、漁港及近海管理所、教育局(沙崙高級中等學校新設校籌備處、蓮潭國民中小學、新市幼兒園)及工務局等12機關獲獎。秘書長尤天厚頒獎時,期勉市府團隊再接再勵,好還要更好,透過優質的公共工程,打造幸福宜居大台南。也期許透過良性競爭,提升市府公共工程品質,工程團隊更精進施工技術,與環境結合,讓市民享有安全,舒適,貼心,永續的公共設施。

工務局表示,獲得特優4件分別為,地政局「臺南市喜樹灣裡市地重劃、代辦區外灣1滯洪池及抽水站工程」及觀光旅遊局「虎埤泛月環景生態遊憩設施優化工程」榮獲特優;水利工程類則由水利局「佳里區海埔排水治理工程(第1期A標)」與「臺南市永康區復華一街排水改善工程」奪得特優。

地政局「臺南市喜樹灣裡市地重劃、代辦區外灣1滯洪池及抽水站工程」,採低衝擊開發與海綿城市理念,運用透水設施、滯洪池與全時環境監測、AI應變、水位偵測、GPS定位與BIM技術,兼顧節能減碳與施工品質。完工後串聯喜樹、灣裡聚落及公共設施,改善交通與休憩空間,結合市場重建與濱海觀光,促進地方發展。

另觀光旅遊局辦理「虎埤泛月環景生態遊憩設施優化工程」,運用虎頭埤半島地形打造湖上觀景棧道,融入無障礙設計與3D模擬施工,創新包括將舊硬鋪面破碎再作透水混凝土底層降低碳排放,結合光達掃描技術維護百年雨豆樹,部分設施採太陽能及自然光循環再利用。

水利局辦理「佳里區海埔排水治理工程(第1期A標)」採複式斷面與天然塊石配置,減少大規模開挖與擋土牆,堤後增設綠覆,兼顧防洪、景觀與環境永續,在規劃設計、施工品質、安全管理及生態永續間取得良好平衡,顯著提升排水效能與地方環境品質;「臺南市永康區復華一街排水改善工程」,針對復華一街及周邊易淹水區域,採「高低地分流」策略,商家密集且管線複雜,利用既有設施減少混凝土使用,兼顧交通安全、商家生計與居民權益。完工後強化排水功能,提升社區防洪韌性與效益,成為防洪治理示範案例。

工務局說明,獲獎工程的設計與施作都以人為本,考量公共工程自然生態的涵養與保育,將工程融入永續、生態環境及當地特色,優化生活環境品質,帶動地方發展新契機,且也顯現市府對公共工程品質的重視與融入地方民眾生活環境永續的堅持。

發稿人:採購品管科   詹景帆   電話:(06)2991111#8770

新聞來源: 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機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