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強化區里防救災韌性,提升里長、里幹事及志工防災知能,中西區公所10月27日、28日在區公所6樓禮堂辦理114年第10梯次防災士培訓課程,區長蔡佳甫與轄內多位里長、里幹事及區防災協作中心志工共同參與,安排臺南市防災士協會理事長侯俊彥、臺南市政府消防局科長吳獻宗及消防局黃聖峰、楊家宗、蘇兆民等多位教官擔任講師,除說明防災士培訓課程外,講師並透過個人之工作經驗案例與學員分享,引領學員們認識「防災士」的角色對區里防災工作的重要與必要,當災害發生時的危急時刻,防災士的參與及運用,成為個人自助、社區互助的支撐關鍵力量,有效因應初級災害問題及處置,再行結合公部門力量投入,期能降低災害損傷、協力災後復原。
防災士培訓第一天課程,包括防災士的職責與任務、我國災防體系與運作、近年災害經驗及災害特性、資訊掌握運用與社區防災計畫、社區避難收容場所開設與運作及防災計畫實作與情境練習,從「防災士」的職責任務為起點,再逐項延伸課程領域,擴展防災知能,學員從角色認知做起,進而瞭解防災體系運作及如何推動在地防災工作,並以小組討論方式進行防災計畫、避難收容處所開設規劃討論,期能讓學員知防災、作防災,強化基層防災深耕,建立區里在地韌性。
第二天課程著重個人、居家防護及緊急救護技能學習與實作,包括準備緊急避難包、居家安全檢查、災害期間生活應對及緊急通訊方式等觀念介紹,再基礎急救訓練方面,講師及助教介紹戰術止血帶使用、三角巾及彈性繃帶的包紮技巧,並示範CPR與AED操作,也讓學員實地操作,以學習正確的救護技能,在面對緊急時刻能正確且快速地提供救援。
透過防災士培訓,建立區里防災種子人員深耕基層。期能強化區里災害防救應變及災害期間如何自助、互助能力,建立自助、互助為先,公助為後的防救災觀念,並認識避難收容處所開設、防災協作中心運作及志工運用等機制,建立民間防災協作機制,提升防救災工作在地化成效。
新聞來源: 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機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