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旅遊斥資3億元啟動AI轉型,將生成式AI、流程自動化(RPA)導入營運核心。這項消息,對南台灣的廣大中小企業主來說,是一個明確的訊號:數位轉型已不再是大型企業的專利。然而,對於資金與人力有限的中小企業,如何以「低成本」策略,聰明地啟動這場自動化革命,才是真正的挑戰。
南台灣企業不必追求一次性的巨額投資,而應專注於「痛點優先」與「工具輕量化」。將AI與自動化視為提升效率的工具,從而為企業創造實質的競爭力。
找出「人力黑洞」,從「重複性」工作開始自動化
中小企業資源有限,必須將自動化資源投入到最耗時、最重複、最容易出錯的環節,以實現最大的投資回報率。
企業主應優先鎖定流程自動化(RPA)能解決的任務。例如:發票比對、報稅資料輸入、客戶資料建檔等。這些任務通常遵循固定規則,是RPA的最佳應用場景。南台灣製造業可應用於訂單系統與ERP的數據同步,服務業則可應用於客戶資料的即時更新。這是鎖定「RPA」的低成本目標。
同時,不必購買昂貴的軟體或硬體。企業應考慮採用雲端SaaS模式的RPA工具或智能客服系統。這類服務通常採取「訂閱制」,按月或按量計費,大幅降低了初期投入成本,且能根據企業規模彈性擴充。這項策略的精髓是:不必從零開始,利用現成工具解決最頭痛的問題。
利用「生成式AI」,為「決策」與「溝通」賦能
生成式AI的價值在於提升知識工作者的效率,幫助企業快速生成高質量的內容和洞察。
企業可以利用生成式AI工具,輸入客戶需求與產品參數,讓AI自動生成標準化的報價單、銷售合同初稿或產品說明書,優化「業務報價」與「合同生成」。這能大幅減少業務和法務人員的初稿撰寫時間,讓他們專注於高價值的客戶溝通。
此外,將企業的產品手冊、常見問題集、維修紀錄等數據,輸入給生成式AI模型。讓AI成為24小時的智能知識庫與客服,自動回答客戶的重複性詢問,讓人力客服轉向處理複雜、具情感連結的客訴,以實現「智能客服」與「知識庫」建立。
推動「在地協作」,讓數位轉型更務實
南台灣企業不應單打獨鬥。與在地科技聚落和學術單位合作,能讓轉型之路更順暢。
企業主應優先與南台灣的在地科技服務商合作,他們更了解南台灣的產業特性和實務流程,能提供更接地氣的客製化方案,以尋求「在地科技服務商」支援。
同時,企業應主動利用政府提供的數位轉型補助、人才培訓補助(如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結合「政府補助」與「職訓」。將員工培訓成能操作RPA和AI工具的複合型人才,以最低成本實現人力資源升級。
這場AI與自動化的浪潮,是南台灣中小企業主提升效率、擺脫成本競爭的絕佳機會。當我們能勇敢地面對這場挑戰,將痛點優先、工具輕量化與在地協作納入核心策略,我們將能為自己的事業,開創一條更具應變力、更有價值的未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