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搖飲的「AI戰國時代」:南台灣餐飲業如何用「智慧製茶」搶佔市場、解放人力?

發跡於南投老茶廠的TEA TOP啟動斥資數億元的數位轉型,將自動點餐、AI製茶等技術導入營運核心。這項消息,對於正處於激烈競爭的南台灣手搖飲、連鎖餐飲等服務業來說,是一個明確的訊號:「手搖飲戰國時代」的下半場,將由科技決定勝負。

高雄、台南是美食與手搖飲的兵家必爭之地。面對高人力成本與消費者對品質標準化的要求,南台灣餐飲服務業必須將AI視為提升效率的工具,透過「智慧製茶」來穩定品質、降低成本,並將員工從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


用AI標準化,解決「師傅經驗」的難題

手搖飲的靈魂在於「風味」的穩定性。傳統製程高度依賴員工的經驗,難以進行大規模的複製與品管。

在地手搖飲連鎖店應導入AI製茶系統,實現AI製茶的「風味參數鎖定」。將品牌獨特的茶水溫度、沖泡時間、糖分與冰塊的精確比例等參數,透過感測器與程式碼鎖定在系統中。這能確保無論是哪位新進員工操作,每一杯茶的風味都能達到品牌標準,從根本上解決「品質參差不齊」的痛點。

同時,利用POS系統與AI的整合,即時監控珍珠、茶葉、糖漿等原物料的消耗速度與庫存,數據驅動的「物料管理」。這能避免因人工計算失誤導致的物料浪費,並能根據銷售預測精準備料,降低營運成本。這項優化,是將手搖飲的「美味」從「經驗藝術」升級為「精準科學」。

人力資源的「價值」轉向與解放

AI製茶與自動點餐系統,讓企業得以將員工從低效、重複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更高附加價值的服務。

企業應將員工從繁重的搖茶、製冰工作中解放出來,轉向高階服務,員工轉型「顧客體驗師」。例如:培訓員工成為「在地旅遊體驗推薦者」、「產品風味解說員」,或專注於主動與客戶建立情感連結。這能提升門市的服務溫度,打造公版AI客服無法取代的在地人情味。

此外,應將員工的時間投入到更具戰略性的任務,例如社群媒體內容製作、在地化行銷活動策劃、或供應鏈的品質追溯,優化「後勤」與「行銷」。這能讓南台灣手搖飲品牌在競爭中更具活力與創意。

與在地技術商合作,實現「低成本」轉型

南台灣的中小手搖飲連鎖店,不需要像雄獅一樣斥資數億元。可以透過在地協作,實現低成本、模組化的轉型。

企業應與南台灣在地的餐飲設備製造商或POS系統服務商合作,採購模組化、可彈性擴充的AI製茶設備,採用「模組化」設備與系統。這能大幅降低初期的投入成本,並能根據連鎖店規模逐步升級。

同時,主動申請地方政府和中央提供的數位轉型、AI導入等補助方案,利用「政府補助」加速數位化。這能有效降低轉型壓力,讓技術升級不再是成本負擔。


手搖飲的「AI戰國時代」已然來臨。南台灣的餐飲服務業必須勇敢地面對這場挑戰,將智慧製茶、人力優化與品質標準化納入核心策略。這將能為自己的事業開創一條更具應變力、更有價值的新道路。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