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實踐「讓每個孩子在每堂課都有學習」的教育願景,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於10月1日在紅瓦厝國小視聽教室,盛大舉辦「114學年度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期初分享會」。此次分享會集結國小與國中教師,分享如何在課堂上運用數位工具打破「有教無類,卻沒有因材施教」的困境,並透過精準教學,讓學生找回學習的自信與笑容,持續推進臺南市在適性教學領域的卓越成果。
分享會流程緊湊且內容豐富,首先由國立臺南大學團隊分享「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的深化研究成果。研究指出,透過此模式能有效回應個別差異、優化教學效率、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積極推動教育改革,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他肯定教師在教育現場的投入與創新,並期許透過與民間資源的合作,能進一步弭平城鄉學習落差,確保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均衡發展的機會。市長更指出,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是未來教育的趨勢,透過數位工具與平台的運用,教師能更有效地兼顧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及個別化學習需求,提供即時診斷與回饋,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效。
教育局長鄭新輝則指出,除教師具備專業知能,為進一步推動臺南市數位學習與差異化教學的普及與深化,讓更多學子受惠,新課綱創思教學研發中心已於暑假期間舉辦「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數位學習平台實作工作坊。此工作坊讓南市所轄高國中小校長、候用校長及各駐區督學透過 TPACK輔導團的帶領,對於數位學習平台的操作與應用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未來10月份也辦理22場教師場研習,讓老師們可以更加熟悉數位平台於教學上的應用,體驗新世代的課堂學習模式。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自108學年度起,便從偏鄉與非山非市學校逐步推動數位融入教學,並在112至113學年度獲頒全國首座適性教學績優縣市,足見其成效卓越。根據數據顯示,推動此教學模式後,學生學習動機與課堂參與度顯著提升,學業成績也呈現穩定進步,充分展現臺南市在教育改革上的積極與前瞻性。
教育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提供相關資源與培訓,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模式,並建立專業社群,讓每位教師都能提升數位教學能力,確保臺南市的學生能在適性的學習環境中茁壯成長,迎向更美好的未來,並期許能將差異化教學的豐碩成果推廣至全市,讓更多學子受惠。
發稿單位: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新聞來源: 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機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