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框架的數位創作:果嗑漫畫工作室_吳讃峰內容總監

大學時期從企管系跨考到設計所畢業,因為他不喜歡受制式化的框架侷限,然而也是這樣的經歷與性格,引領GRIFFIN走入創意市場、走上講台分享他的經營理念與故事。 創業後曾在FB粉專紅利時代經營某一犬種社群,成功獲得一點風口上的甜頭,可以說是當時該犬類第二大粉絲團,更曾受台北信義誠品文創館邀約進駐,也設計週邊販售到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但隨著網路社群的興起,行銷手法開始互相模仿,究竟要如何走出品牌的特色與廣度? 這個問題在他的內心,開始萌芽。
果嗑漫畫工作室LOGO|圖:果嗑漫畫工作室提供

市場只記得第一名,當時繼續做只是繼續被模仿,唯有跳出那個圈突變創新,才會再度成為唯一

第一階段事業成果遇到瓶頸,卻也讓GRIFFIN發現-如何突破限制。

「我跟共同創辦人討論我的想法,我們得突破個人經營與圖文畫家的框框,我希望成立一個商業導向製圖的漫畫工作室,為企業提供以繪畫為中心發散的各種繪圖服務,同時以創意組織管理的想法來實現品質,我們才能服務更多企業,也能轉變成『繪圖專業服務者』。」

GRIFFIN清楚,這樣的轉變將迎來更大的挑戰,但同時他也已經做好向前邁進的覺悟。他說:「這個改變不會抵觸我們原本想做的事情,只是格局變得更大而已。當然也意謂著需要克服的難關更多,挑戰也更大。」

攝:jjnews

台灣創意產業中競爭的三大挑戰

1. 社會環境

「台灣雖然屬於已開發,但離先進國家仍有距離。而欣賞美好事物並且願意為此消費,得排在衣食無憂並且有所得剩餘的情況,這一點我們的經濟仍有待突破。」

2. 產業發展相對弱勢

「台灣在40、50年前就佈局積體電路,所以今天我們有最健全的半導體產業鍊,也意味著若是以此為專業就業,就佔了先天的優勢。而像我們這樣以創意為主的產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為國人最大宗就業的情況下,直接以政策扶植產業的情況少見,意味著我們實際上要自己奮鬥。」

3. 光環效應:市場變化快速,而大產業才能創造趨勢

「市場喜歡『流行』的東西,因此大產業會創造趨勢,小產業和人民會跟著趨勢。大家喜歡已經紅的東西(被討論的),但已經紅的東西需要資源去創造出來,而我們並非掌握資源的人。」 

果嗑漫畫工作室內容總監:吳讃峰_GRIFFIN |攝:jjnews

廣積糧、築高牆、緩稱王

品牌每一次被看到,都是消費者對你的印象,而那個印象會關乎後來所做的選擇。因此,創業的道路雖然艱辛,但是也要時時提醒自己-一切初衷與堅持理念為何?對品牌有所堅持的他,不管是網站或者每一次的品牌露出,都會十分注意,並從符合自身客群或發展目標的曝光管道嘗試。

「先找到活下去的方法,增加自己競爭條件,最後就有機會跟別人不一樣。」

GRIFFIN認為,在創業的過程一開始要廣義看自己,多元的接觸與學習是很重要的一環,但同時也要保有自己的專業,進一步與新學習的事物結合。

「我的想法往往會思考還有什麼可能性,我們一跨過去就是『唯一』。數位時代下資訊流通很快,也更加透明,那最後自己能保有什麼樣的差異?這就是我們應去著手的「築高牆」之處」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