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重申退休後再就業仍可提繳勞退,為銀髮族重返職場提供了政策保障。這項消息,對於極度仰賴「人情味」與「服務深度」的南台灣觀光與服務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啟示:高齡化社會下的「銀髮人才」,不再是單純的人力補充,而是提升客戶體驗、建立在地品牌認同的關鍵資產。
南台灣的觀光業,如台南的古都導覽、高雄的在地餐飲或屏東的民宿,最重視的就是服務的溫度與深度。銀髮人才的獨特優勢,正是這份「人情味」的最佳體現。
將「經驗」轉化為「服務」的深度
銀髮人才是社會經驗的寶庫,他們對在地文化、歷史與人情世故的了解,是年輕世代難以匹敵的。你可以將資深員工培訓為「在地文化大使」。例如,在高雄的旅館或台南的民宿,讓退休再就業的員工擔任大廳服務人員或導覽員。他們可以分享在地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推薦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私房景點,將服務從單純的資訊提供,升級為深度文化體驗。
此外,資深員工通常具備豐富的社會經驗和耐心,是處理緊急狀況的「溝通高手」。面對客戶的抱怨或突發狀況,他們能以更沉穩、更具同理心的方式應對,將潛在的客訴危機轉化為溫暖的人際互動,從而提升客戶滿意度。這項準備提醒我們:銀髮人才帶來的,是無法被標準化SOP取代的「人情味服務」。
從「全職」到「彈性」的工作模式設計
要吸引銀髮人才回流,企業不能再用過去「朝九晚五」的模式。必須為他們量身打造更具彈性的工作內容。
你可以實施「顧問式」排班。服務業可以將資深員工安排在尖峰時段或特定任務上,例如週末的迎賓接待、下午茶的服務、或新人培訓的導師。這能讓他們發揮專長,同時也能兼顧他們的體能與退休生活。同時,應提供「職務再設計」,將資深員工的工作從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轉向知識型或情感型服務。例如,讓他們擔任餐飲業的「服務品質監督員」、或觀光業的「客戶關係維護大使」,專注於提升服務的細節與品質。這項挑戰,要求在地企業必須將彈性、尊重納入人力資源策略,才能有效活化銀髮人力。
南台灣的觀光與服務業,在這波高齡化浪潮下,擁有獨特的優勢。當我們能勇敢地面對這場新挑戰,並將銀髮人才的經驗、在地文化、以及彈性排班納入核心策略,我們將能為自己的事業,開創一個更具溫度、更能感動人心的未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