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持續打炒房,公股銀行紛紛配合調高特定地區第二戶房貸利率,同時取消寬限期。這項政策,為南台灣的房地產開發商與營建業帶來一個明確的訊號:市場的「置產與投資需求」將加速退場,「換屋與自住」的門檻被拉高。這將直接衝擊高雄、台南兩地的餘屋去化與未來推案計畫。
南台灣房地產開發商必須將這次利率調整視為市場結構重塑的機會。我們必須放棄過去仰賴投資買盤的策略,將重心轉向「精準自住客群」與「財務支持服務」,才能在市場新常態中維持競爭力。
餘屋去化策略:鎖定「真自住」與「資金周轉」
第二戶利率調升,直接增加了多屋族的持有成本。開發商必須調整餘屋的銷售策略,加速去化。
首先,針對「換屋族」常面臨的資金壓力,開發商可與在地金融機構合作,設計「舊換新資金跨越方案」。例如,提供新屋的「利率補貼」或「先租後買」的短期租賃合約,減輕換屋族的周轉壓力。
其次,由於多屋族被限制,首購族的剛性需求將成為市場主力。開發商應調整現有餘屋的銷售策略,優化「產品總價」鎖定首購。透過「優化公設、減少不必要設施」,或「調整房型坪數」,將產品總價鎖定在在地首購族可負擔的甜蜜點,加速餘屋去化。
這項策略的精髓是:將餘屋的目標客群,從「投資者」轉向「自住與剛需」。
未來推案策略:以「精準需求」取代「套利空間」
面對政策的堅決態度,開發商必須調整未來的土地採購與產品規劃,以應對市場的新常態。
首先,未來推案應避免在炒作熱區或供給過剩區進行高槓桿投資,確立土地開發的「穩健」原則。轉而將重心放在交通便利、學區優質、生活機能完善的區域。確保推案的基礎是建立在在地人口的真實需求上。
其次,未來產品設計應更注重實用性、低公設比和健康的室內環境,實施產品規劃的「去奢華化」。避免過度規劃華而不實的公設,將建造成本投入到結構安全、綠能建材、高效隔音等提升居住品質的實質環節。
服務創新:從「銷售」升級為「財務顧問」
政策的衝擊,要求房地產服務必須升級,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風險諮詢。
開發商的銷售團隊必須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在銷售時,應主動為客戶計算取消寬限期後的月繳本利和,以及第二戶利率調整後的總持有成本,提供「精算持有成本」服務。提供透明、負責任的購屋資訊。
同時,應與在地銀行緊密合作,為自住客提供長年期、低風險、可轉貸的客製化房貸方案,推動「在地」金融整合。將房地產銷售,與在地金融服務進行深度整合,共同為客戶解決資金難題。
第二戶利率調升是南台灣房地產開發商的轉型大考。當我們能勇敢地面對這場挑戰,將自住導向、精準規劃與財務服務納入核心策略,這將能為自己的事業開創一條更具應變力、更有價值的未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