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程瑋翰墨創作展.游於藝
破體集帛·筆墨當隨時代–書道體用·硯田安身立命
市府秘書處為活化市政空間,即日起至10月30日邀請知名書畫印石家黃程瑋老師於民治中心一樓大廳辦理「翰墨創作展·游於藝」,計展出34幅創作。黃程瑋返鄉十載,始終堅持教學與創作並行。縱然經歷孩子誕生成長、疫情衝擊等變遷,創作之路從未停歇。年近不惑,他不再徬徨,在教學中深化底蘊,於多元字體風格中探索創新。秉持「筆墨當隨時代」的理念,將日常生活轉化創作養分,在這方硯田中安身立命,並分享近年書作結晶,歡迎參觀。
秘書處指出,黃程瑋老師1982年生於台南新營,自幼對書寫產生濃厚興趣,一路從國中美術班到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畢業後直攻母校書畫藝術研究所。因成績優異,獲選前往日本大東文化大學公費交換留學一年,他深刻體認書畫印藝的深廣與生活化,立志窮畢生之力將書道寓於美學、體用於生活。黃老師著有《華嵒繪畫藝術研究》專書,曾獲嘉義桃城美展書法類優選及國軍金像獎書法類銀牌;並分別於南台別院、柳奇藝廊、明宗書法教育館舉辦書畫印藝創作展及新營三一宅辦冬季封茶小品創作展,翰墨成績備受矚目。
黃程瑋老師表示,書法創作是一條漫長而充實的道路,每一次揮毫都是與穿越亙古、並與自我對話的過程。這次展覽作品中,破體聯「莫怪坐來頻勤酒,自從別來見君稀」集合篆隸草行楷各書體,布局筆畫間相互融合,筆調乾濕潤燥穿插進行,打破傳統單一書體的框架,呈現了當代書法藝術精髓的多元可能性;如同享用自助餐一樣的樂趣,無論日式、法式、美式盡可出現在您的餐盤之中。另件篆隸楷混用的集帛書作品「濺財而貴有知」則取法古帛書的質樸韻味,其實書法的各體轉換,都是經過漫長變革,其中包括各種字體混用,或是因書寫載體的不同而產生的字體變畫,這些都是創作時的養分。這兩件帛書與破體聯作品,展現在傳統與創新間尋求突破的藝術追求及「游於藝」的實踐。
秘書處指出,孔子在《論語·述而篇》中,提出君子修身的四個層次:「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不僅述說儒家理想人格的追求次第,更是藝術家安身立命的精神指引。黃程瑋老師以「游於藝」為展覽主題,正是對這份古老智慧的當代實踐。黃程瑋的創作歷程,恰好印證了這個次第:先立定書藝之志(志於道),再以教學實踐德行(據於德),繼而將生活情感融入創作(依於仁),最終在書法天地中自在優游、探索新境(游於藝)。本次展出的破體聯「莫怪坐來頻勤酒,自從別來見君稀」,以及集帛書「濺財而貴有知」,都展現了他在傳統與創新間自由穿梭的「游」之境界。
秘書處表示,「黃程瑋翰墨創作展·游於藝」,即日起至10月30日於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展出,每週一至週五展出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邀請您來欣賞不惑之年的書法家黃程瑋老師,在傳統與創新間游刃有餘,在生活與藝術間安然自得,在教學與創作間相得益彰,及感受這份跨越千年、歷久彌新的藝術精神的「翰墨創作展·游於藝」。
■ 黃程瑋老師簡介
1. 1982年生於台南新營
2.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研究所畢
3.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公費交換留學
4. 著作《華嵒繪畫藝術研究》
5. 黃程瑋2019、2020書畫印創作個展於南台別院、柳奇藝廊
6. 2021嘉義桃城美展書法類優選、國軍金像獎書法類銀牌
7. 2024黃程瑋書畫印創作個展於明宗書法教育館
8. 2025黃程瑋書印冬季封茶小品創作展於三一宅
■ 作品小輯 ↓
新聞來源: 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機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