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殯葬處爆出驚人失德弊案,14名負責操作火爐與撿骨的職工,涉嫌自2019年起多次收受殯葬業者紅包,總金額高達116萬餘元,替喪家「插隊」火化亡者,只為趕在「吉時」入土。高雄地檢署已依《貪污治罪條例》起訴這14名職員。
由於骨灰經高溫焚燒後DNA早已被破壞,無法再驗證真偽,爆料人士警告,若火化順序錯亂,恐讓喪家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拜錯祖先」,後果不堪設想。
殯葬潛規則:公務員淪為民俗「紅包鏈」幫兇
檢方調查指出,涉案的吳姓、洪姓、蔡姓等14名技工,自2019年以來,將「火化插隊」變成潛規則。這些紅包被視為亡者趕「吉時」的「插隊費」,每具大體約1千元。職員利用職務之便,偷偷更改原訂的火化順序,讓亡者能在喪家選定的良辰吉時完成火化與撿骨。
事件背景在於民間習俗對「看日子、看時辰」的高度講究,而高雄火化量能長期不足,導致殯葬業者為求方便鋌而走險。許多喪家對此潛規則毫不知情,誤以為支付的是合理的「加急服務費」,而這些費用最終成了公務員的貪污金。外界痛批,公務員竟利用民眾對先人的敬畏之心,從中謀取不法利益,失德至極。
「領錯骨灰」警訊:數據驗證恐破防
這起弊案最令人擔憂的後果是火化順序錯亂,導致家屬領錯骨灰。爆料人士指出,雖然殯葬處原有嚴格的流程與電腦系統,但職員擅自「插隊」的操作,實質上已破壞了系統原有的邏輯與數據驗證,一旦標籤或資料輸入出錯,家屬面對的是「拜錯祖先」的倫理與心理衝擊。
由於骨灰經高溫焚燒,DNA已無法採集比對,這使得潛在的錯誤幾乎無法被糾正,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表示震驚與憤怒,直呼這是對亡者和家屬最大的侮辱。
市府亡羊補牢:制度升級應對公信力危機
高雄地檢署起訴14名涉貪職員,民政局隨即將涉案人員開除並要求退還犯罪所得。面對公務體系公信力的崩塌,殯葬處則急忙「滅火」,強調制度嚴密。
殯葬處指出,自2016年起,火化流程已全面導入QRcode驗證系統,每具遺體需經三階段掃描比對、電腦登入與交叉檢查,系統全程監控,理論上不可能出現「錯領骨灰」。目前,殯葬處已將原由臨時職工執行的火化業務改由正式公務人員專責,實施「一人一機」制度,並設公開監控螢幕、門禁與保全控管,試圖從制度面徹底堵住貪污黑洞。
然而,這起事件提醒地方政府:再嚴密的制度,也無法防堵人為的貪婪與道德淪喪。制度的執行力與道德底線,才是維護公共服務品質的最終保障。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