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後清運逾1萬噸石綿廢棄物 南市再向環部爭取5億元 確保市民住的安心

發稿單位:新聞及國際關係處

發稿時間:114年9月23日 17:00

發稿人:宋金燕 2991111#8419

丹娜絲風災迄今,災區多已恢復秩序與正常生活,惟仍有老舊建物石綿建材拆除的議題,必須持續宣導健康風險,並重視清理防護措施。台南市政府環保局今(23)日於市政會議專案報告指出,在風災後2個月內,已清運逾1萬噸的家戶石綿建材廢棄物,達全年清運量4.2倍。為了讓市民住的安心,未來將持續爭取中央補助經費全面到位,確保台南市石綿建材廢棄物清運量能無虞。

黃偉哲首先肯定環保局同仁這段期間的努力,也感謝中央挹注經費。他表示,除了民宅之外,包括畜牧、農業、以及相關產業設施陸續清出的石綿瓦,都需要加強清運。由於事關公共衛生、公共安全問題,期盼環保局後續持續推動。

環保局表示,繼8月初獲環境部補助5.05億元,預估可清理1萬噸石綿廢棄物後,9月10日再持續向環境部爭取5.05億元,預估可再清理1萬噸石綿廢棄物。

環保局指出,丹娜絲風災後,曾一度發生石綿瓦廢棄物清運進度緩慢的情形,分析其中原因有幾項:1、受停電影響的災區,通訊受到嚴重阻礙,訊息不易傳達;2、尚未拆除即先行登記申請;3、巷內狹小不易於清運作業;4、清理補助對象有限,例如,畜牧場無法全額補助。有鑑於此,台南市政府啟動便民申請方式,同時也實施農漁業設施專案補助。

除此之外,市府也積極推動中央、地方與民間三方合作,不僅共同建置「台南市石綿瓦地圖」,更結合民間志工力量,試辦無主散落石綿的調查與清理作業,並運用航拍技術將石綿瓦圖資納入地圖資料中,在佳里區進行「小蜜蜂巡查」,確認屋頂石綿瓦的實際狀況。

環保局指出,截至9月17日,全市已受理9,703件清運,累積清運石綿瓦廢棄物達10,102噸。與同樣受颱風影響的嘉義縣、市相比,不論在受理件數或清運棟數上,台南市的清理效率都展現出成倍的成果。

環保局指出,根據「113年應用遙測技術於屋頂石綿瓦建材管理與判釋計畫」統計,截至113年12月底,全台石綿瓦建物數量為22萬6,577棟,總重量達46萬6,168噸。其中,台南市以5萬3,901棟位居全台第一,其次依序為高雄市2萬5,484棟、雲林縣2萬4,033棟、嘉義縣2萬2,678棟、彰化縣1萬9,155棟及屏東縣1萬8,355棟。

進一步分析台南市情況,石綿瓦建物總重量達97,795噸,棟數分布前六名的行政區分別為:佳里區3,025棟、麻豆區3,011棟、安南區2,821棟、新營區2,506棟、下營區2,409棟,以及永康區2,231棟。

透過跨部門合作、科技應用與民間力量的結合,期盼在石綿清理件數與效率繼續精進,為未來公共安全與環境治理奠定重要基礎。

新聞來源: 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市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