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讓外籍中階技術人力能夠在台長期工作。這項政策,對於正處於人力短缺困境的南台灣企業主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然而,對於廣大的在地勞工,特別是基層勞動者,這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當過去的「基層移工」成為「中階技術人才」,我們該如何應對?
這不是一場零和遊戲。相反地,它是一次為南台灣勞工重新擘畫職涯藍圖的契機。我們必須跳脫過去的思維,將目光從「勞力」轉向「技術」,才能在產業升級的浪潮中,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從「操作者」轉為「管理者」
當外籍中階技術人力能夠承擔更複雜的生產與技術任務時,在地勞工的角色必須有所轉變。
首先,告別「重複性」工作。許多基層工作都屬於重複性高、技術含量低的範疇。這類工作未來可能會被自動化或外籍技術人力取代。因此,在地勞工應主動學習新的技能,將自己從「操作者」的角色中釋放出來。其次,學習「管理」與「協調」。你可以將自己提升為一個「管理者」或「協調者」。這意味著,你需要學習如何管理團隊、協調生產流程,或是與客戶溝通。這些「軟技能」是機器人或外籍勞工難以取代的。你可以主動向主管爭取擔任「小組長」或「帶領者」的角色,從中學習管理經驗。同時,也可以利用下班時間,參加專案管理、領導力等相關課程,為自己未來的職涯升級做準備。
將「經驗」轉化為「創新」
南台灣在地勞工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對在地產業的深刻理解與長年累積的實戰經驗。
從「Know-How」到「Know-Why」。過去,我們只關注「如何做」(Know-How)。但現在,我們更需要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Know-Why)。你可以利用你對製程的了解,提出新的改善方案,或是利用你的經驗,協助公司解決技術難題。同時,擁抱「新科技」。不要害怕新的技術。你可以主動學習如何操作智慧製造設備、如何分析生產數據。當你將你的經驗與新科技結合,你將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技術顧問」。你可以主動參與公司的數位轉型計畫,為公司提出更有效的生產建議。
找到你的「不可取代性」
在競爭激烈的勞動市場中,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的「不可取代性」。
深化「人際關係」。你可以利用你的在地優勢,與客戶、供應商建立更深厚的人際關係。這種「人情味」是外籍勞工難以複製的。同時,培養「跨領域」技能。你可以學習與你的專業無關的技能,例如:程式設計、市場行銷,甚至是客戶服務。當你具備多種技能時,你將能應對更複雜的工作,並在任何職涯轉變中,都保有更多的選擇權。
「移工留才」是南台灣產業轉型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勞動力的價值。對於南台灣的勞工,這是一個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與其焦慮,不如將它視為一個號角,號召我們從「勞力」走向「技術」,從「被動」走向「主動」,從而為自己打造一個更具競爭力的職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