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南市議會今(20)日進行第4屆6次定期會社會局業務報告及質詢議程,多位議員針對「增設公共托育機構及親子館」、「增加臨時托育資源」、「孕婦交通補助」及「敬老卡結合計程車補助」等議題提出相關建言,社會局皆積極回應,並納入未來政策規劃之參考。
「增設公共托育機構及親子館」:為強化家長托育支持,目前本市已設17處公共托育機構,可收托304名0至2歲之嬰幼兒,並規劃於 114 年至119年間再增設29處,預計可再提供約1,400名收托名額,屆時全市公托總收托名額可達1,700人;另目前已設12處親子悠遊館及1處兒福館,預計於中西區、北區、安南區、永康區、學甲區、麻豆區及安定區等7區增設新館,117年前陸續啟用。
「增加臨時托育資源」:為滿足家長臨時及夜間托育需求,社會局已建置250位可配合提供臨托保母名單,搭配設置18處定點臨時托育據點提供臨托服務,社會局也優先以人口較密集的都會地區,自今(114)年10月起於南區、安平區試辦夜間臨托服務,持續打造家長更周全的托育支持網絡。
「孕婦交通補助」:臺南市提供「居家安胎服務補助」,每人補助最高新臺幣1萬1,000元,內容包含「回診交通費」、「代辦之勞務服務」、「家務協助及餐食照顧」、「居家護理師訪視費」等4大項。為提升服務效能及便利性,本府將持續滾動式檢討申請流程。
「敬老卡結合計程車補助」:本市敬老卡使用範圍及優惠為不限次數免費搭乘本市公車(含小黃公車),搭乘外縣市公車、捷運(含輕軌)及臺鐵,享半價優惠;本市113年度社福卡執行補助乘車經費共計新臺幣6,590萬2,241元整。有關本市社福卡增加交通運具乘車補助案,社會局將持續研議並評估整體財政狀況,以循序漸進於有限資源內建構更全面的福利布建,期能提供長者多元且最適性的選擇。
臺南市政府秉持照顧弱勢及重視長者福祉,目前全市已設置410處社區關懷據點,提供在地化照顧關懷服務,社會局長郭乃文表示,社會局辦理假牙補助、住宅改善、愛心手鍊,及獨居老人關懷訪視,以具體行動落實對長輩的照顧。同時透過長青學苑與銀髮衣缽計畫,積極強化長者學習與社會參與,鼓勵自主老化、持續活躍,共同營造高齡友善的生活環境。
新聞來源: 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機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