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生堂第三代經營者王祈晴曾經認為家裡有錢就沒有認真讀書,結交許多層面的朋友,接下慶生堂後還曾被喚為化妝品界的流氓,但是現在的王祈晴不一樣了,經過EMBA課程洗禮,形象扭轉,事業也朝國際化邁進。 王祈晴說,二十幾年前金融海嘯之際,父親一人獨撐經濟周轉難題過於操勞,突然生病後三個月驟逝,他面對突來的承接事業難題,此時親戚朋友不看好紛紛勸他放棄繼承,但他認為慶生堂還在,創辦人爺爺也還在,怎麼能說放棄。於是硬著頭皮接下高負債的燙手山芋,而這塊燙手山芋如何在他手中冷卻,並讓自己吃得津津有味?其中的曲折頗有趣味,不僅是他人生的體悟,也是慶生堂成功帶領部分同業轉型成功的腳本。走過風雨飄搖後,他驕傲地述說著這曾經失敗再崛起的故事,其中也蘊含著他給人生的重新註解。
【用膽識解決跳票危機 把要債的變成朋友】
王祈晴接下慶生堂後的某一天,公司資金周轉不靈跳票了,海派的他不能接受這個信用上的污點,不想讓朋友看不起,當日下午三點半過後就邀請廠商進行債務協商,等著被討債嗎? 不是的!他苦思一夜果真白了頭,翌日他跟廠商協商說,他要在哪裡跌倒在哪裡站起來,因為他只會做化妝品,請廠商們相信他,他以厚厚的分期本票取得廠商給予重新再來的機會。這一次,他說,票已經跳了,不用一直在錢來錢往的漩渦裡轉,此時,他放棄品牌轉投入代工市場,藉此把錢還清了,也憑著這股衝勁把債務人變成了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