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利鑫集團執行長許銘釗-柬埔寨最大的地產王國

 
2017/11/3  
 作者:王品昇 
 瀏覽次數:38437 

記者 王品昇/高雄採訪報導

柬埔寨的刻板印象就是「落後貧窮」、「動亂的第三世界國家」,可是在許銘釗的眼中,柬埔寨是隻正在茁壯中的金雞母,未來它帶動的經濟效益和產值,是東協十國中最亮眼的新興市場。 「柬埔寨就像三十年前的台灣,現階段經濟準備起飛,預計十年內,國內經濟會跳躍式快速蓬勃發展。」利鑫集團執行長許銘釗說,柬埔寨政府除給予投資優惠並極對外招商,重點當地政治局勢穩定,選擇在柬埔寨投資房地產。

 

(照片來源:亞聯國際地產官網)

『柬埔寨外資優惠政策、洞燭先機搶灘頭堡』

2012年許銘釗在徐氏太平洋集團邀請下到柬埔寨考察,當時在洪森總理領導之下,採取「親中不排華」的政策、並開放外資的政策,讓外資企業可以百分之百持股、金融流通不限制外匯,全國交易以美元計價。

許銘釗非常訝異,柬埔寨的經濟改革如此開放,誘人的優惠條件令他心動,經過審慎的評估,不久就決定前往投資「從2012年開始,柬埔寨的GDP成長年年破7%,而且比周邊鄰國,有更穩定的政治環境及經濟成長,許多外資已早早進駐發展。」許銘釗坦言,好險早在五年前選擇投資發展,不然無法搭上這波黃金浪潮。

2017年8月29日,許銘釗正式在柬埔寨首都金邊成立利鑫集團總部,以投資房地產為主,並和柬埔寨國內三大集團之一徐氏太平洋集團合作。

2017年涉足柬埔寨房地產市場,目前在首都金邊打造「太平洋CEO」商務住宅大樓,有望成為當地知名地標。許銘釗為專心經營事業,決定搬到當地長期定居「一個新興國家經濟正在快速發展,企業不只要出錢、還要出力。出多少力,決定你的企業能否永續經營。」

許銘釗明白只是搭上這波經濟熱潮,企業能快速獲利,但面對市場變化詭譎、外來強大競爭對手,企業如果基礎沒有打好,有一天也會遭到市場淘汰的命運。因此,他將眼光放的更遠,除了目前正在柬埔寨進行多項大型土地和房地產開發外,未來的投資規劃行程表已排到十年、甚至三十年後。

柬埔寨的吳哥窟、柏威夏寺、三波布雷科,被聯合國所列入的國家文化遺產,2017年前5個月(統計1月至5月),前往旅遊柬埔寨的外國遊客高達228萬人,同比2016年增長12.5%。許銘釗看好當地的觀光產業,並以房地產為主事業,延伸的觸角投入觀光開發,垂直整合當地資源,未來會有西哈努克高爾夫球場、五星級海岸酒店、主題式大型山頂景觀酒店、外島渡假村等多項觀光開發。「現在的中國帶動國際觀光熱潮,柬埔寨的觀光產業建設只要興建完成,將成為中國旅客重要朝聖之地。」
 

『三十年台灣經濟模式、複製到柬埔寨』

「柬埔寨目前是東協十國中,政治最穩定的國家,對於企業來說,政治是否穩定,是投資的重要關鍵。我也去過越南、緬甸、寮國,當地政治局勢動盪不安,你看不到穩定的經濟市場。」許銘釗說,走過四十幾個國家,看見不同民族特性,柬埔寨的近代國家發展中,華人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經濟發展上有極大貢獻,獲得柬埔寨人民的敬重,加上篤信佛教,民風純樸善良,人民對外來投資的華人接納度高,不會有『排華』情況。而許銘釗合作夥伴徐氏太平洋集團,是早期移民柬埔寨的華人創立,對柬埔寨社會環境相當熟悉。

利鑫集團,目前包含建設事業、飯店事業、餐飲事業、物業管理、博弈事業、科技事業、文化事業等七大事業體,經營龐大事業體﹐許銘釗自有一套管理哲學。「既然要在柬埔寨落地生根發展,企業的員工一視同仁,沒有國籍之分,在這裡就是一家人相互尊重。我非常重視做人的態度、做事的企圖心、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念。」許銘釗採用外派幹部與柬埔寨本地『菁英雙混合制度』的工作型態,公司的員工台籍幹部佔一成,剩下九成為柬籍員工。

他說,三十年前台灣經濟起飛後,企業累積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核心技術,只要建立完善的教育訓練,就能在柬籍員工培養優秀的幹部,並由他們管理當地員工。

柬埔寨的人口結構年輕人居多,屬於年輕化的社會,早期城鄉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大,柬埔寨的年輕人積極的努力工作,渴望擺脫貧窮的日子。許銘釗說,近年政府致力於發展經濟,當地的年輕人知道,只要願意打拼就有翻身的機會,所以學習的速度非常快。
 

『外資大量湧入、市場區隔創造藍海』

不過隨著柬埔寨政府不斷的招商,外資大量湧進,2016年中國大型集團也紛紛進軍金邊,群雄割據的時代即將到來。面對資本雄厚、強大競爭對手,許銘釗有信不畏挑戰「我們有一個最厲害的技術,就是做產業區隔、走向精緻化。」他說,現在柬埔寨有上萬多的外資廠商,競爭對手多到數不完,與其擔心競爭對手,不如將心思放在自己的企業,擬定市場策略、整合產業的合作關係。

近年台灣年輕人趨之若鶩到中國、東南亞國家創業投資,可是到當地後,事業發展不如預期,許銘釗提出三項建議,一熟悉當地國家法規和制度、二個人心態的調整,接納並融入當地文化、三尊重在地民族,獲得他們的肯定「不論到哪個國家投資創意,心胸要廣大,身段要放低,展現誠意和當地人民交流,他們感受到你誠意,自然會回饋給你。」

另外,他也叮嚀準備到海外發展的年輕人,除了具備專業技術,要具有「應變能力」,尤其到陌生國家,會面臨許多想不到的突發狀況,解決問題會佔你絕大部分時間。

「最後,最重要就是韌性,創業沒有想像中的簡單,投資也不一定會賺錢,挺過困難走出低潮,你就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五年前,許銘釗選擇從柬埔寨從零開始,即使擁有堅強的團隊事業夥伴,洞燭先機在地深根發展優勢,利鑫集團已是柬埔寨規模最大的台商企業,但在世界快速競爭的大時代,他仍不忘學習掌握世界脈動,並戰戰兢兢的面對市場,一步一腳印打造自己的地產王國。

三十年前台灣經濟起飛,「台灣錢淹腳」人人有錢賺,三十年過去,新世代的企業家和年輕人離鄉背井,到陌生的國度默默打拼、打造屬於自己的事業王國。從許銘釗的身上看見要實現理想,看見機會就要把握,不畏懼任何挑戰。其實,很多企業家和年輕人像許銘釗一樣,用「韌性」和「堅持」到世界各地尋找機會,他們不只是為自己,更是為下一代的人鋪路。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如果家鄉能有提供好的就業環境和經濟市場,誰願人到異鄉為異客呢?
 

王品昇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 著作權 | 隱私權政策 | 關於我們 | 客服Email: jjnews@jjnews.news | 聯絡電話:0912-327-575

jjnews 跳跳新聞網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